4月初,上千艘渔船停泊在温岭钓浜港里,压抑着每个渔民的神经。“海里没鱼了。”42岁的颜可青抽着闷烟,长叹一声。
往年这个时候,渔民们正忙着出海打渔。但是今年,台州渔民从3月中旬似乎就进入了伏休期,进港的船越来越多。颜可青从14岁开始打渔,他说,28年来,今年日子是最难过的,“不敢想像,以后的路该怎么走。
” 海洋专家11天颗粒无收 东海无鱼。这不仅是渔民苦涩的感受,也是渔业专家不得不承认的现实。郭爱,浙江省海洋研究所工程师。
不久前,他为了采集一个鱼类标本来到台州。几年前,这个标本还很容易碰到,但这一次,他先后跟随5条渔船,耗时11天, “颗粒无收。” 郭爱说,东海渔业资源的破坏已经远远超出想象,“往年一条船一网就能捕50吨鱼,白花花的都是鱼。
”而现在,鱼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剧减。少到什么地步?渔民杨新华有一串数字:10个小时,用直径70米、周长1000米的网,不停在海上横扫35海里,捕捞上的鱼只值一两千元。这样的现象,不仅仅出现在台州海域。
近期一直在台州调研的全国著名渔业专家、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书记仲霞铭说,舟山、宁波、温州……整个东海渔场都出现了相同的困境,东海已经到了无鱼可捕的边缘。带鱼死在灯光下 传统的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中,黄鱼、小黄鱼、墨鱼早年就因滥捕濒临灭绝,唯一剩下的、也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带鱼,近两年也遭遇同样的噩运。今年2月,台州市海洋渔业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庞虎林曾和朋友打了一个赌:“明年春节,东海野生带鱼的价格要涨到300元一斤。
” 一开始,朋友们对他的预测嗤之以鼻,因为在沿海,带鱼一直是最便宜最常见的海鲜之一,但如今,看到港口里的渔船,朋友们沉默了。庞虎林相信,以自己对这片海域现状的了解,一定能赢得赌局,但内心,他宁愿输掉。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东海带鱼死于大规模的灯光围捕。“到了晚上,几百条船都开起上百盏灯,望过去,海面就是白的,比白天还白。
”温岭石塘镇渔民、全省有名的渔老大戴汤斌说,鱼有趋光性,一见到光,就会游来,“不管大大小小的鱼,全部被捕上来了,太有毁灭性。” 这样的场景,让戴汤斌都觉得“有些惨烈”。据专业人士估计,仅去年一年,东海带鱼的产量就锐减了40%。
没鱼捕,虾也快电完了 和很多渔民相比,船老大陈建国去年的日子还不错。他暗自庆幸,把自己的捕鱼船改成了捕虾船。“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。”东海的鱼少了,虾自然多了,去年,东海的虾产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新高。
从事捕虾的渔民,收入少则几十万,多则上百万,而越来越多的渔民,也加入到捕虾的队伍。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
这所谓捕虾船,其实是电虾,用装着上百伏直流电的网扫荡大海,“这么大的电流,人一碰就要电死,更何况是虾。” 专家说,捕上来的虾大多是死的,“威力太大了,把虾子虾孙都给捕了,今年怎么办?明年呢?” 据台州海洋部门3月份的不完全统计,目前该市3000多艘合法渔船中,电虾船已经接近一半,而且每天有船在改装。
记者跟随海洋部门调研发现,在松门等地的船厂,仍有上百条电虾船在建造,船越造越大,越来越多,电流越来越强。仲霞铭说,这样灭绝性地捕下去,用不了多久,虾也会没了,“或许就在今年。” 没有鱼,没有虾,东海还会剩下什么? “水母和大量的藻类。
”仲霞铭说,有水母的地方就无法捕捞,藻类大量繁殖就会引起赤潮等问题,“那就真的完了。” 然而,渔民们管不了这么多,“你不捕,人家捕,你不就是傻瓜了。”陈建国说,“要死就大家一起死吧。” 出海打渔,不如进港休息 渔民杨新华的船已经停在钓浜港快一个月了,船上12名小工也早已遣散回家。
老杨给记者算了一笔帐:他的船每出海一次,成本就要3万多元,其中两万多是油费,另外的是人工费,现在一个小工的月薪就要五六千元。但是捕的鱼只能卖千把块钱,“这样谁会出去,还不如停在港里。
” 颜可青的情况更糟。去年,他的船产值有500万元,但他一算,除去各项开支,还要亏本20多万元,“一年不如一年,今年肯定是要亏的更多。” 于是,颜可青也把船停在了港口里,希望通过领柴油补贴渡过难关——去年,他拿到了五六十万元的柴油补贴费。“台州80%的渔船只能靠每年的柴油补贴来生活,不然都要亏本。
”台州市海洋渔业局一位负责人说。然而,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。
颜可青已经做了28年渔民,如今,他似乎不得不告别大海。颜可青说,他准备从打渔转向卖鱼,“别的活也不会做。
” 在浙江沿海,有千千万万颜可青这样的渔民,他们都没有社会保障,一旦失业,以后的生活怎么办? “这会是一个社会问题,领导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。”颜可青嘟囔着说。另一种关注 无鱼可捕 造船依然红火 背后是疯狂的 民间借贷和游资炒作 专家警示: 泡沫可能很快破灭 东海的渔业资源濒临灭绝,但记者发现,在台州沿海的各大船厂,依然有上百条渔船在造。
“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,不是好事情。”台州海洋部门一位人士说,每条船需要投资六七百万元,以此计算,就有六七亿资本涌入,“这些钱都是渔民从各处借贷来的。” 由于国家对渔船的总量、马力指标实行控制,马力指标成了稀缺资源,渔船的价格近年来遭到热炒。2009年前后,这一状况达到顶峰。
当时,一艘750匹马力以上的渔船,价格比前一年上涨了近80万元。一位渔民告诉记者,2009年,他曾花120多万元,买了一艘580匹马力的钢质渔船,这艘船是二手的,3年前价格只有八九十万元,在价格炒作之下,用了3年的渔船,反而上涨了近40万元。但这两年,炒船的热度已经随着渔业资源的枯竭而锐减。
颜可青两年前花900万元买来的一条渔船,现在的价值只有600多万元,亏本了300多万元,还卖不出去。看着仍然红红火火的造船厂,颜可青很困惑,“都没有鱼可以打了,这么多船能干嘛?投入这么多资金,谁来买单?” 全国渔业专家仲霞铭更是充满担忧,“这是在下赌注。” 仲霞铭说,台州的造船业,可能很快面临泡沫破灭的阵痛。
本报记者 史春波 文/摄(原标题:东海无鱼)(编辑:SN052)。
本文来源:333体育官网app下载-www.metrees.com